这一系列是基于陈海贤老师的自我进化课,用以自我剖析

兔子曾经引以为傲的,是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———按分钟计算的,每30min看一下学习状态并及时调整,它帮助兔子一年内一次性7分过雅思,过CPA和CPV考试,写过实证,到过实习,玩过比赛。

凭借这种打满鸡血的精神状态,我度过了充实圆满的2018、19和20年的大部分时间,直到2020年下半叶,遇到大熊,我的精神节奏被打乱了。

自控力越来越差,开始频繁发脾气,出问题总想躲避,逃避沟通,对认识新朋友也失去了积极性。

和大熊认识起初,我拥有独立自由的生活,除了爸妈,我无需向任何人汇报。但随着亲密关系的建立,情感依赖迅速膨胀,我惧怕了。除了抢占我的时间、空间,它把脆弱年少不完整的自我真实地暴露出来,在我和他面前彰显无遗。望着镜子中的自己,我已记不清对他说了多少次,“这不是我。”

我用了很久分析原因,一方面是客观因素,工作不稳定,另一方面也是我苦苦想寻求解决的——并未建立稳定的自我

没有建立对自我身份的认同,当那些脆弱的部分通过亲密关系,被强行整合进自我概念里,我变得异常排斥,很难接纳自己,“这不是我”。

所以,我试图探索,“我到底是怎样的”。

开篇说一个词,“关系“。

一、自我处在关系中

人无时无刻不处在关系中。

在每一段关系里面,自我是不同的。

大熊说,刚认识我的时候,我每天都笑的很阳光,但后来感觉就没那么积极了。所以我曾质疑,自己是不是变了。

陈海贤老师讲了个故事,在孩子没做完作业的时候,妈妈会大声责备说,你怎么这么不听话!突然电话铃响了,妈妈接起电话,满脸笑容说,“哦,是老师啊,您说来家访,好啊好啊……”。

曾经,我会把故事理解为“真实自我”和“虚假自我”的差异,但不是的。从关系的视角来看,它反映的是妈妈在“亲近”和“疏远”这两种不同关系中的差异,妈妈的行为都是真实的自我。所以说,并非个性,而是所处的关系,决定了你的想法和行为。

从关系的视角思考,会让很多看似无解的问题有了答案。比如说,我对坚持学法语有拖延症,我就进行了如下的剖析。

R:学法语有拖延症,怎么办?
A:为什么这么想
R:在学法语法语的时候,觉得记单词很难,经常不想去学。
A:难在哪里呢?如果学的不好,谁会评价你呢?
R:是我爷爷Peter。我担心Peter听到我退步的法语,会感到失望。

到这里,从关系的视角,拖延症就不只是我个人的问题了,而是我和爷爷关系的产物。

二、关系的视角拓展改变的空间

妨碍改变的,是头脑中那个顽固的“自我概念”。

大熊在和我对话过程中发现,我习惯性使用过多“你应该……“。我给自己贴上类似“自信”“努力”的个性标签,同时指责别人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古怪的个性。

在与人的交往中,我抽象出“自我”,也就是头脑中根深蒂固的那个模样,它不会变,始终积极向上。这些条条框框帮助我增加了人生控制感,但也塑造了僵固型思维,即

“我不能暴露我的脆弱,给那个夸奖我的人,以免让他失望。”

现在想来,每段关系中的自我都是不一样的,如果喜欢探索和改变的人,为何不选择在不同的关系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呢。不再给自己贴上标签,而是去审视具体是什么样的关系,导致了现在的行为。也不指责别人的性格,而是理解什么样的关系,让他表现出这样的行为。

比如,上文说到,我和爷爷的关系导致了我对法语学习缺乏积极性。在这段关系里,既然并非我个性问题,那可以寻求可以让自己表现更好的关系,发现不一样的自己,比如说,认识学法语的新朋友们。

摆脱根深蒂固,把每个自我放到具体的关系中,从每一段关系,看自我的表现,会成长很多。

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,只要做出转变,便不再是那个贴着永久标签的自己。而亲密感的建立,是自我发展的路上一个重要里程碑。

所以,有时感觉很幸运。论朋友,某种程度上,我和大熊志同道合,心中有所想,定有所为。也愿这种深层次的照顾,可以深化双方的自我身份认同,帮助彼此更能接纳自己,变得更完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