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作背景

春节期间,兔子在读《资治通鉴》,看到书里的语言,备受鼓舞,想着在互联网平台上和大家分享这本书里的新知。和大熊说罢,我们一拍即合,将把对《资治通鉴》的解读分为众多系列,以双人音频的方式放在喜马拉雅上。


以下为第一部分——导读。

导读

大熊/兔子:读史明智、鉴往知来。我是兔子/大熊。


大熊:欢迎大家来到兔子和大熊讲《资治通鉴》,以后的节目将由我们俩为大家解读《资治通鉴》这本书里的干货。


兔子:那大熊老师,我们今天和大家聊点什么呢?


大熊:由于今天是我们第一节课,那我们就从这本书的背景干货开始聊起。整本书,一共294卷,上可以追溯到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,下至宋太祖赵匡胤建国前夕,囊括了周秦两汉、魏晋南北朝、隋唐五代各朝的历史,整个时间跨度有1362年。


兔子:整本书的正文有三百多万字,司马光参考了三百多部著作,用了19年的时间才完成。


大熊:没错,那司马光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?你觉得有哪些原因?


兔子:嗯,我们都知道“司马光砸缸”的故事,所以我想这么聪明的孩子,写书是他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途径,或者说是出于自身的喜好吧。


大熊:没错没错,我们都知道”砸缸“那个故事,其实司马光编撰这本书,一方面是出自自己的喜好和责任感,另一方面也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。我们知道,北宋前期,提倡文治教化,鼓励大家多去总结历史经验和得失,所以在当时有很多学者都在做一件事,就是翻腾之前的史料,进行总结。


兔子:那这样说的话司马光写这本书,可以说是“奉敕”编撰的。所以在司马光和他的团队完成书稿,拿给皇帝看时,当时的皇帝宋神宗认为,这本书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,故赐名《资治通鉴》。


大熊:没错,也正因为司马光的惊世情怀,才使得《资治通鉴》这本书得以经世致用。书里的内容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撰的,挑选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重要的人物、重要的事件。最精彩的地方是,在这每一部分之后,作者都有自己一段盖棺定论的评价,以提供给读者们借鉴。


兔子:所以这本书里可以看到故事、也可看到评述的语言,近代学者曾国藩在向众人推举这本书时,说这是经世治国最好的书。因为它不光讲道理,还通晓权利变更,还讲了如何操作,可谓是精彩纷呈。


大熊:没错,《资治通鉴》得到了后世学者和帝王的交口称誉,作为一本史书,它的价值可以从两方面去评价:一个是史料的价值,一个是史著的价值。作为历史材料,《资治通鉴》中隋唐五代的部分,是很难得的历史记载;同样,作为一部史学巨著,它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阅读鉴赏价值。


兔子:司马光在编撰的时候参考了300多部著作,还特地又写了另外一本书,叫《考异》,记载从哪里搜罗来的史料,并进行考订。这才是学术研究的初心啊,讲求史料真实。


大熊:所以这本书,真的是非常值得我们仔细去品味。


兔子:大熊,你读《资治通鉴》,收获了哪些呢?


大熊:借用某先贤的一句话,读资治通鉴“可以自淑,可以诲人,可以知道而乐“。自淑就是提升自己,诲人就是可以和人分享,知道而乐就是知道为人之道、处世之道,感到很愉快,很快乐。我想,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读《资治通鉴》的宗旨吧。


兔子:没错,前段时间我有把《资治通鉴》的一些读后感发布到我的公众号上,有朋友和我留言说,古人就已想到了现代人遇到的问题的解决之路,真是智慧。所以我会感到,别人从我我分享的东西里获取新知,真是十分幸福的事情。


大熊:当然啦,历史是具体的,但道理是抽象的,所以对待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,不同人的看法也不同。也欢迎大家在以后的节目里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,我们可以一同讨论、共同进步。


兔子:大熊和兔子都是国学迷,也非常想通过分享对《资治通鉴》的个人解读,认识更多关注国学经典的你们。记得点击音频右方的“免费订阅”哦,我们下期节目见。


大熊:下期节目见。

导读音频-喜马拉雅主页